:指代秋天。语见《隋书.天文志》之“日循黄道东行,一日一夜行一度,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。行东陆谓之春,行南陆谓之夏,行西陆谓之秋,行北陆谓之冬。”
东篱: 菊圃。典出晋.陶潜《饮酒》诗之五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后因以指种菊之处。
贞姿:坚贞的资质。语见唐.元稹《献荥阳公诗五十韵》之“盛气河包济,贞姿岳柱天。”又见清.叶廷琯《立秋日作》诗“能使筋骸收惰气,渐于草木炼贞姿。”
艳色:艳丽的姿色。语见唐.李白《早秋赠裴十七仲堪》诗“復携两少妾,艳色惊荷花。”此处意谓菊花色丽冷艳。
轻翠:嫩绿。语见前蜀.薛昭蕴《浣溪沙》词“帘下三间出寺墙,满街垂柳绿阴长,嫩红轻翠间浓妆。”
嫩黄:浅黄。语见宋.王安石《春风》诗“日借嫩黄初著柳,雨催新緑稍归田。”
离离:浓密貌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塘上行》:“蒲生我池中,其叶何离离。”
丰骨:代称丰满的躯体。语见宋.李昌龄《乐善录.洪州刘生》之“洪州刘生,为郡参谋,年方弱冠,丰骨秀美。”此处意谓菊枝壮多。
陶令:陶渊明(约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也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)人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等职。曾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归隐田园。
执杯:指晋.陶渊明《饮酒二十首》其五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
冷蕊:冷天的花。多指梅花;也指菊花。语见宋.秦观《石州慢.九日》词“深院萧条,满地苍苔,一丛荒菊。含霜冷蕊,全无佳思,向人摇绿。”
寒英:指菊花。语见唐.李山甫《刘员外寄移菊》诗“烟含细叶交加碧,露拆寒英次第黄。”
石罅:石头的缝隙。语见唐.韦应物《同元锡题琅琊寺》诗“山中清景多,石罅寒泉洁。”又见元.萨都剌《越溪曲》之“越溪春水清见底,石罅银鱼摇短尾。”
金气:秋气。语见唐.刘禹锡《新秋对月寄乐天》诗“夜凉金气应,天静火星流。”
擢秀:谓草木欣欣向荣。语见唐.白居易《有木》之“有木名凌霄,擢秀非孤标。”又见宋.苏轼《元修菜》诗“种之秋雨餘,擢秀繁霜中。”
缁尘:黑色灰尘;喻指世俗污垢。语见南朝.齐.谢朓《酬王晋安》诗“谁能久京洛,緇尘染素衣。”又见唐.李益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》之“晚逐旌旗俱白首,少游京洛共緇尘。”
素志:向来怀有的志愿。语见唐.李益《合源溪期张计不至》之“素志久沦否,幽怀方自吟。”
气节:志气,节操。语见宋.陆游《有所感》诗“气节陵夷谁独立,文章衰坏正横流。”此处意谓秋菊耐冷凌霜的风骨。
幽期:隐逸之期约。语见唐.李商隐《题李上谟壁》之“江庭犹近别,山舍得幽期。”
三径:指归隐者的家园。语见晋.陶潜《归去来辞》之“三径就荒,松竹犹存。”此处喻指菊花冷傲的性格和避世的心态。
丹心:赤诚的心。语见三国.魏.阮籍《咏怀》诗之五一“丹心失恩泽,重德丧所宜。”又见宋.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诗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节序:节令,节气;节令的顺序。语见南朝.梁.江淹《谢仆射游览》诗“凄凄节序高,寥寥心悟永。”又见唐.骆宾王《畴昔篇》之“江南节序多,文酒屡经过。”
篱墙:犹篱垣。用竹篱做成的墙垣。语见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》之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,同发一枝,俱开一蔕,随风而堕,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,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(hùn)之侧。”此处意谓菊丛野生之地。
萧瑟: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。语见宋.苏轼《仙都山鹿》诗“长松千树风萧瑟,仙宫去人无咫尺。”②凋零;冷落;稀疏;凄凉。语见魏晋.曹丕《燕歌行二首》其一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