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 陈子昂 阅读答案及赏析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。感遇 陈子昂 阅读答案及赏析
感遇 陈子昂 阅读答案及赏析 幽独空林色,朱蕤冒紫茎。 迟迟白日晚,袅袅秋生。 岁华尽摇落,芳意竟何成! [注]①陈子昂(公元 661 702)梓州射洪(四川射洪县)人,二十四 岁中进士,官至右拾遗,直言敢谏;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, 建议不被采纳, 反受降职处分, 三十八岁辞官还乡, 被射洪县令陷害, 死于狱中。②兰若:均为香草名。③芊蔚:叶茂盛状。 1.整体感知这首,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。(4 分) 2.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?请简要。(4 分) 【答案】 1. 这首诗描写空绝春夏之间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 运(2 分) ,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,年华流逝而芳意无 成的苦闷(2 分) 。 2.托物言志(2 分) 。前四句从形、色两方面赞兰若风采的秀美, 突出其幽雅独特,后四句写兰若摇落,芳意无成,感叹其芳华零落, 从而抒发自己对年华流逝,理想破灭的感慨(2 分) 。或答比兴(2 分) 。前四句着力赞美压倒群芳的风姿,实则是以其 幽独空林色 比 喻自己出众的才华;后四句以 白日晚 秋风生 写芳华逝去,寒光威 迫,充满美人迟暮之感, 岁华 芳意 用语双关,借兰若凋零写自己 1 年华流逝、理想破灭(2 分) 。 【解析】 1.试题分析: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,从表面的内 容和实质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结合作答。本诗情交融,貌似 写景,实则抒情。诗歌前半写在春夏的茂盛、灿烂,后半写秋风起时 的枯萎凋零。诗人以兰若自喻,兰若的命运即诗人自己的命运。 2.试题分析:本题考查古诗表达技巧。先答是什么表现手法,然 后作分析。本诗托物抒情,以物喻人。个人感觉托物言志不够准确。 另外,比兴手法也可以作为主要表现手法回答,前四句盛赞兰若 幽 独空林色 ,压倒群芳的风姿,实则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。 【赏析】 详见:其二 兰若生春夏陈子昂 2